模具铣刀

当前位置: 首页 > kaiyun > 模具铣刀

外媒讥讽中国军工是手工作坊:歼11无法量产是零部件质量差

时间: 2024-01-10 10:39:05 |   作者: 模具铣刀

产品概述

  国外杂志文章评论,在中国2015年10月央视报道的新闻中发现中国歼-15“飞鲨”的核心部件竟然是由中国的工匠手工打造的,而非通过精密仪器制造出来的。虽然由沈飞的技师打磨的这些核心部件,其精度能达到连数字控制机床都很难做到的千分之三毫米。

  但是,在西方国家如诸如瑞士、美国等,其国内制造的高精密机床的加工精度正常的情况下都能达到千分之二,有时还可以达到千分之一的程度。并且,西方国家中曾公开过战斗机生产线图片的如法国阵风和欧洲台风战机,这些图片中没有一张图片有显示出核心部件是由人工加工的情况,除了工人在为机身部位进行部分钮接的时候有出现过人工手动安装的情况。因而两者相比起来,央视新闻报道的14厂就如同一个民间手工作坊,其中技术人员甚至还拿着手工磨铣刀在进行作业。该文章还指出,歼-15年产量一直都没有超过3架,大概就是因为核心部件都是由技师手工磨打的缘故。

  歼-15属于舰载战斗机,技术上与歼-11B有很大的渊源,于2009年8月首次试飞,4年后开始做工厂生产,但是3年过去了,总产量不足10架,一直以来都没有要批量生产的征兆。除此之外,连歼-11B、歼-15的生产速度也明显不高,这恐怕与数控机床生产速度慢并且产出的零件精准度达不到标准有很大的关联。

  有文章认为,中国在2007-2009年制造的歼-11B/BS恐怕存在严重的质量上的问题,因为在2010年的时候中国的空军拒绝接收新造的歼-11B。一直到了2012年的11月,沈飞的停机场上也只有一架歼-11B,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这一段时间他们一直都没有生产出合格的歼-11B。后来过了两年后,2013年的时候,停机场上才多了7架歼-11B,其他的还有一架歼-15。2014年的时候战斗机的总量最多的时候也不超过27架。文章中做出分析,认为中国战斗机的制作的完整过程中零部件的质量不理想、手工取代数字控制机床打磨的现象让人们从另一种角度看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水平是如何的。